2017-05-04 17:27:51来源: 北方财经网 编辑:
4月22日-4月23日,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7年绿公司年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分化与进化:寻找经济新动能”,金融界网站直播此次论坛。
中国民生银行的董事长洪崎在全体大会做主题演讲,以下是部分文字实录。
洪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社会各界都在努力寻找新动能,我的理解经济新动能根本上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深化改革,还有一个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我们是做商业银行的,商业银行自身要寻找新动能,应该说我的老哥马行长谈到银行的变异问题,其实今天我在寻找的是银行本质问题,不谈自己怎么变革,而是银行的首要任务是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的时候,我们在寻找新的动能。
我们也都知道,其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一个中长期战略目标,但是如何把中长期的战略目标用短期的调控真正打通的话,往往我们关注的是投资,其实从需求端到供给端就是投资的优化。所以作为商业银行,服务实体来说,我们要搞清楚未来投资的方向在哪儿,聚焦到哪儿,投资在哪个地方,投在哪个行业,投在哪些项目,由谁来干,这三个问题应该是我们金融尤其是商业银行怎么支持转型升级的最关键的地方。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签订在哪儿,近几年在原有的西部开发、东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实施,自贸区已经增至11个,着力营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长江城市群、都市圈、粤港澳城市群相继制订了发展规划,这些都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新实践,也清晰地规划了新动能的重要重点区域。
其次,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指向干什么。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国家重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全面创新,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政策。2016年研发经费与GDP之比达到了2.0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大56.2%,互联网+行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稳步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加快,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成迅猛,这些新技术就是新动能的成长所在。
再次,大众创新创业、万众创新明确“谁来干”。近几年各级政府不断建设创新基地,双创市场主体线上线下良性互动,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局面正在形成。2016年平均每天新增登记企业1.5万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灵活的市场主体,才成就了双创新动能的火热局面。实体经济需求决定了金融发展方向,新动能需要新金融提供服务支持,同时新动能也通过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渗入到金融领域。
我的观察,新金融主要通过三个新:
一是应用技术新,新金融本质是具有金融功能的信息产业,是智能经营,因此商业银行普遍积极应有互联网,特别是移动网络,构建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线上经营服务。2016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金额超过1500万亿,平均离柜率84.3%,民生银行离贵率是99.3%,位列行业第一。商业银行应用大数据进行精准的客户划下,实现精准营销,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身、贴心,让利广大客户,新科技运用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成本,让利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服务模式新,传统金融工具和服务模式难以适应新产业、新主体、新区域的金融需求,为此针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发展再转股、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为产业升级逼供创新的融资支持。针对科技创新的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创新企业,要考虑到它们轻资产,缺少抵押担保物等特点,银行要有力支持双创,针对“一带一路”,商业银行应该开展境内外建设和服务,内外业务联动,在境外主要金融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组合管理,针对自由贸易实验区,银行应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为贸易提供便利金融服务的同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银行业还要积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大力开展绿色信贷。
三是风控供给新,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纷纷制订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偏好,践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文化。其中,民生银行加快改革,转变风险管理的内容、方式和机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新模式。
我相信,正在改革的民生银行将浴火重生,在新的起点上展现新面貌,供给新产品,服务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