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10:58:01来源: 北方财经网 编辑:
3月30日,第101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邵智宝以“深耕‘三农’金融服务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介绍了该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效以及下一步计划。一同参加本次发布会的还有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总监杨波、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刘宏海。
“三农”问题关乎民富国强,关乎小康社会是否全面建成,关乎两个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4次聚焦“三农”,11次对邮政储蓄、邮储银行提出明确要求。
邮储银行成立10年来,始终坚持大型零售银行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网络优势,深耕“三农”金融领域,不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拥有近4万个网点,覆盖98.9%的县域地区;服务个人客户达5.22亿,70%的个人账户分布于县域地区;涉农贷款余额9174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2.7%,在全行贷款余额中占比达30.5%。
邵智宝介绍,近年来,邮储银行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农业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和区域布局的持续优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挥国有大行应有的作用。
积极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中国邮政邮储银行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打造专业化为农服务体系”。邮储银行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于2016年9月8日成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建立三农金融垂直独立的“总部—省—市—县”四级组织架构、专业的财务核算体系、专项的资源配置政策、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垂直的审查审批体系,搭建完整的组织架构和配套机制,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能力。目前,邮储银行在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广东等5家试点分行的三农事业部改革已经落地。
持续做好基础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渠道,截至2016年末,布放自助设备11.3万台,设置助农金融服务点16.5万个;做好惠农代收代付服务,累计代缴保费1.5亿笔、近402亿元,累计代发保费13.7亿笔、1409亿元;拓展农村农民支付渠道,推出特色“农民工银行卡”、“绿卡通·福农卡”;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广手机银行、电视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应用。截至2016年末,邮储银行县域个人网银结存客户数近8300万户。
持续推进,培育农业供给侧改革新动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加快完善邮储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研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邵智宝表示,下一步,邮储银行将按照中央要求,深入推进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快完善事业部运作机制,夯实现有优势,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着力培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力。
加快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作机制。在经营体系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信贷专业化经营机构建设,下沉信贷服务重心,提高涉农信贷服务效率;在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专业化财务核算体系、专项的资源配置政策、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在业务流程上,建立一套垂直的“三农”贷款审查审批体系,加强相关制度、流程、IT系统建设;在服务领域方面,加强对于国家宏观政策、农业产业、区域经济等研究的广度深度,逐步拓展涉农公司金融业务,更好满足农村社会经济转型需求;在队伍建设上,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与分工,培养更为专业的“三农”金融服务队伍,加强专业知识、实操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力度,保障“三农”金融人才队伍的规模和质量。
续加大“三农”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做好现代农业金融服务,加大对适度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产业龙头化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继续加大县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服务农田水利工程、农村污染治理项目、城镇化改造等项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服务农业产业、经营、生产体系优化,大力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和农村电商、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村镇等新产业新业态。
不断创新“三农”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深化与政府、企业、担保、保险、协会等平台的合作,加强信用村建设,完善准入机制、创新担保方式。加快发展“互联网+贷款”,充分应用移动受理终端,大力发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推进金融立体扶贫,推广“惠农易贷”扶贫专属产品,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全面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