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09:22:56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勾画蓝图——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下称《纲要》)。1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纲要》全文。全文总共二十篇,约6.5万字的《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纲要》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须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与“十二五”规划十六篇相比,此次《纲要》的二十篇,专门开辟第二篇详细论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国政协委员、新供给经济学代表人物贾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未来五年,我国发展要寻找新动能,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这个创新不仅是科技,还包括制度上的创新。”
●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
未来五年,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纲要》从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等20个方面全面描绘了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路径。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纲要》将这一发展目标列入各项目标之首。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上述目标,并指出,届时我国经济总量超过90万亿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看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意味着这五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速至少要达到6.5%以上。同时,以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未来五年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喷涌而出。
《纲要》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能力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作为发展的主线。
贾康说:“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龙头应该是制度供给,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既要守正,也要出奇,守正就是必须要充分认识、适应、尊重市场规律,出奇就是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复杂的结合关系把握好,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成功创新。”
《纲要》显示,必须以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为目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创新获得“超高规格待遇”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新经济”成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词,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点。
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见面会中也再次解释“新经济”。他说:“‘新经济’的覆盖面和内涵是很广泛的,它涉及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指三产中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和业态,也包括工业制造当中的智能制造、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等,还涉及到一产当中像有利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股份合作制,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等等。”
“新经济”就意味着需要创新驱动。《纲要》同样将创新放在了非常显要的位置,在第二篇就专门讲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十二五”规划相比,本次《纲要》给予创新的“规格待遇”可是前所未有之高。不仅专门开辟一篇详细论述,而且还放在了其它具体规划之前。
在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李路看来,《纲要》不但专辟一篇详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且把创新理念融入诸多方面,可见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可以预见,在国家一系列举措下,到2020年,创新的难点痛点将逐步突破,中国经济的动力转换将实现新的跃升。
具体来说,《纲要》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贾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越来越高,资本虽然越来越充裕,但越来越多的问题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对象,常规投资边际收益递减在中国普遍发生,意味着原来传统的动力源在衰退,支撑力衰减的同时就必须找到替代物。”
在贾康看来,替代物可以是科技,但不只是一般的常规科技,必须走在前沿,占领一些高科技制高点。而且,光是重视科技还不行,制度高于技术,中国要更多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给出科技创新空间,给人才施展聪明才智释放潜力的空间。